进入大学尤其是寒假暑假期间,大学生们四处找兼职,增长实践经验,然而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,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的伎俩所蒙蔽。
提防“黑中介”
许多黑中介抓住学生社会经验少,急于工作挣钱的心理,收取中介费后,不按照合同要求介绍单位,或者以各种理由推迟。也有的收到回复在指定时间拿通知,结果等求职者再来咨询时,中介就逃之夭夭了。
支招:这些黑中介,很多都会张贴小广告,在学生能看到的地方。不要轻易相信街头巷尾的小广告,特别是那些待遇优厚、条件诱人的,它们大多为中介的幌子。找工作要到正规的职业介绍所和正规的公司应聘,以免上当受骗。看清公司的各项资质证件,最好在第一次面试时就记下来,到相关部门查询相关登记证明,如果缺少某些证件,就明白该公司不具有合法性,应当远离。此外,要提高防范意识,学会自我保护,发现诈骗行为要及时报警。
押钱又押证件
一些用人单位会要求大学生支付押金,承诺交了押金后就可以上班。有的公司表示学生兼职流动性比较大,缴纳押金,是为了让大学生能按时上班。大多都会承诺在打工结束后归还,可是到结算工资的时候,利用工装、迟到等各种理由将押金克扣了。
支招:任何招聘单位,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、风险金、报名费、培训费等行为,都属非法行为。有高校教师表示,单位招聘兼职,对兼职人员进行培训是单位的事,求职者不用支付这部分费用。大学生在求职时遇到类似情况,可以拒交。
个人证件更是不能随意被扣押,这样不法分子,可以利用大学生的信息实施诈骗等不法行为。凡是事先押钱和身份证的行为都是不合理的,一定要防范。
骗去外地工作
大学毕业生小覃曾在大学期间,参加了暑期工招募活动,被深圳某公司聘用两个月,月薪3000余元,还包食宿。尽管说是流水线工人,3000元的月薪让他们垂涎不已。可是在中介同学带领到目的地时,对方公司突然人间蒸发了,小覃后悔不已。
支招:经中介介绍去外地工厂上班的,虽然工作时间短,但是由于求职者对工厂所处环境、是否安全、公司规模如何等都一无所知。
求职者应该直接回绝,或者去劳务部门咨询,摸清对方的底细,否则要吃大亏。